
相信有在關注臉書直播功能的企業主,一定都對臉書直播購物的功能不陌生。日前臉書宣布在今年的10/1,關閉直播購物的功能,但同時也表示:「如果用戶想通過影片或直播吸引粉絲,可以嘗試使用Reels和Reels廣告。並且還可以在上面標記產品、舉辦現場購物活動等。」顯示臉書對於短影音市場趨勢的重視與企圖心。
IG 直播購物
對於直播已經是日常的商家,目前只能使用IG上的直播購物功能作為替代。但普遍想接觸直播的賣家,導流至官網銷售商品時,還是有一定的程序。畢竟IG並不是成熟的電商平台,對於整單、收單的需求,還是沒辦法滿足大多數的商家。因此,擁有自然流量,高互動率的小型粉專,可以透過此形式的直播出發,並搭配市面上許多電商平台的輔助功能做搭配,把顧客下單後的作業流程做簡化。想嘗試的賣家,可以先建立IG商店試試看喔!
IG Reels廣告
前言中有提到的短影音,在抖音和Meta的推波助瀾之下,已經成為新一代銷售商機的主要對象。於今年4月底開放台灣Reels功能後,為了鼓勵用戶使用新功能,Reels在IG擁有流量紅利,觸及人數相較於post及story更為明顯成長許多。Reels透過沈浸式的觀看更能夠引導消費者了解品牌的核心理念、商品優勢,與消費者的互動更加多元且有趣。並且Reels也支援在影片中新增商品標籤,讓消費者觀看影片對商品感興趣的同時,就能夠立刻了解商品的詳情。
Shopline直播購物
亞洲起家的Shopline電商平台,於今年10月推出直播整合電商平台,直播導入電商流量、後台商品展示、加到購物車&結帳,在直播中一次搞定加到購物車及購買,由Shopline後台發起直播,會產生直播間連結,相較於IG、FB、YT是為封閉的直播平台,因此在直播前需要透社群或是廣告的力量,將直播消息及連結盡可能推廣,以確保足夠的流量進入直播間。
Shopline同時支援選取後台商品進入直播間的功能,代表消費者觀看直播同時,可直接將感興趣的商品購入,直播結束後也會統整本次觀看次數、加購購物車筆數、預計營業額作為衡量,在後台也可透過導購平台的分析,來觀察直播購買的成效為何。對於習慣在臉書直播的企業主,也可以透過直播工具將客戶網羅至電商頁面下單。
Shopline為目前台灣直播結合購物流程較完整的平台,但同時在直播的參與上相較其他社群平台較為弱勢,因此建議在使用shopline執行直播購物前,務必將品牌流量做好足夠的準備,以避免行銷漏斗流量過小的問題。
YT 直播、影片購物
近幾年Youtuber崛起的生態圈,也讓我們看到了KOL們對於消費者決策的影響力,除此之外Youtube目前開放巴西、印度、英國、美國地區可在 YouTube影片中宣傳自家商品,在直播過程中可將標記商品置頂,增強消費者購買意願,目前有四種商品標籤呈現形式支援,可參照下方所示,在影片、直播下方商品專區如同Meta呈現DPA廣告的形式相似,會依據熱門程度、供應情形客製化呈現給客戶。目前功能僅開放部分國家可使用,目前台灣短影音形式仍以『IG 直播購物、IG Reels廣告』為主要趨勢,Shopline、YT 直播購物為未來直播整合電商的潛力新人。
相關連結: